小时候农村有很多人上了年纪的人都有风湿的病症,记得那时候他们都会买风湿膏来贴,贴了会好一些,但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治标不治本。这或许是我们对外界的接触太少了,了解的不够多,现在学了这些后深深地感觉到知识缺乏的年代真是太可怕。 伤寒论第一百八十四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大便溏,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病人伤寒八九天了, 如果身体好的话, 应该就自愈, 可惜这个病人体内素有湿, 伤寒外症没有好, 有往里传的趋势, 可是在往里传的过程中, 由于病人的湿在其表面, 把外邪挡住了而入不了里, 这样风与湿就相互混杂在一起, 让人感觉十分地难受。 病人不呕代表没有往里传, 没有转变成少阳病, 不渴意味着病人体素有湿, 体内有湿,病人就不会觉得口渴。 对于风湿的问题, 那就采用去风、去湿, 用桂枝去风, 用附子去湿, 这个时候就使用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附子汤方 组成:桂枝(四两)、附子(二枚,去皮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如果这个病人大便就是稀稀的, 小便也是很正常的, 这说明病人通过大便在排湿, 也意味着病人的脾湿过盛, 这个时候就要加白术袪除脾湿。 小便正常也表明病人的外症已经正常了, 如果外症还在的话, 病人的小便就会因为伤寒的原因出现问题, 这个时候就可以把桂枝去掉, 加入白术, 使用桂枝去桂枝加白术汤。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方 组成:白术(四两)、附子(三枚,去皮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白朮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尔,法当加桂枝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也。 这个汤方中桂枝是否要加入, 具体要看病人喝了汤方后的具体表现, 如果喝了桂村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方后, 病人身体还是不舒服, 那就是不要去掉桂枝, 变成桂枝附子加白术汤。 上述文章只是个人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中的领悟,不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学习爱好者予以指正,如有好的意见与建议也一并予以给出,本人不甚感激。 用药还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鉴于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