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可能是大家听得最多的一种风湿性疾病了,它的确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这种疾病尤其需要大家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为什么?因为它是一种累及终身的疾病,它对人体的伤害是不可逆转、不断加重的,治疗不当很可能致残!还有一些小伙伴可能傻傻分不清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其实两者有很大不同,认识不清的话很有可能延误治疗。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风湿科专家为大家好好科普一下。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区别?风湿病是什么病?“问上医”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您解答关于风湿性疾病的常见问题。风湿病是什么?风湿病准确而言应该叫做“风湿性疾病”,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与免疫、遗传、代谢等因素相关,发生于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还有血管、神经、结缔组织等部位的一组疾病,包括十大类近两百个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存在区别,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但大多与免疫相关,故“风湿病”又称为“风湿免疫性”疾病。 受到传统医学的影响,很多人认为风湿就是受凉受寒导致的关节炎,这是错误的!现代医学中,风湿病里面的“风”和“湿”,跟传统医学里的风寒、湿气等没有任何关系。之所以取了这么像中医概念的名称,是因为当时的翻译学家借用了中医古籍《皇帝内经》中“风湿”这一说法。 风湿性疾病的症状有哪些?风湿病包括十大类接近两百个疾病,所以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基本上包括了身体上各种不舒服。 疼痛:包括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肌肉疼痛,常常早上起床或休息后加重,还伴有四肢僵硬、不灵活。 皮肤问题:久治不愈的皮疹、口腔溃疡、外阴溃疡、面部红斑,手、足肢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变白、变紫。 其他问题:不明原因的口干、眼干,肌无力,胸腔、腹腔、心包腔同时积液,长期反复发热,多次流产、大量脱发等。 若出现以上症状,要警惕患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可能,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 常见的风湿性疾病有哪些?风湿免疫科是内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医学中“风湿性疾病”包含的范围很广。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类风湿关节炎。它是一种广为人知的风湿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是慢性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生活中常常称为“类风湿”。 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类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女性。 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类风湿病的常见类型。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长期疾病,它会引起儿童关节疼痛和肿胀。该病可能是由自身免疫系统障碍所引发的。 多发性肌炎。多发性肌炎是以肌肉疼痛发炎和变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结缔组织疾病。该疾病导致受累的肌肉软弱,主要是肩关节和髋关节,但也能对称性地影响整个身体。 皮肌炎。皮肌炎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它会导致肌肉肿胀、肌肉无力、以及面部、眼睑和关节处有斑块状紫红色皮疹。多发于5-15岁的儿童以及40-60岁的成人。 银屑病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啥区别?尽管名字只差一个“类”字,但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是两种病因完全不同的疾病。 (1)风湿性关节炎是因为链球菌感染造成的,确诊后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比较容易地治愈,而类风湿只是在症状上与风湿有些类似,其病因是自身免疫性的。 (2)风湿性关节炎一般起病急,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多等表现,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常同时发生心脏炎; (3)类风湿关节炎是关节滑膜发炎,有炎性细胞浸润和渗液,致使关节周围组织出现囊性改变,以小关节受累多见。表现为晨僵、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导致残废,部分患者除了关节病变以外,还可出现关节外病变。如:发热、口眼干燥、贫血、皮下结节、血管炎等。有关节外病变者,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比较重,治疗上应全面考虑,因此早期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得了风湿性疾病怎么办?得了风湿性疾病,最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心态。风湿性疾病大多发病机制不清楚,也没有根治的办法或药物,常被人们称之为“不死的癌症”。部分患者在得知自己得了风湿性疾病后,彻底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单用对症药物进行姑息治疗,甚至拒绝治疗,最后导致残疾而生活不能自理。有的患者又过于紧张,抱着病急乱投医的态度,找到一些偏方,或是听信不法广告。这些做法都不正确,当发现自己患有风湿性疾病后,记住以下五点。 时刻激励自己保持耐心和信心。风湿病治疗中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心态和配合程度。患者心态好,能够积极正规治疗,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开始治疗,见效慢,需要及时复诊。治疗风湿性疾病时,常需要1~2个月才会见效。且部分药物需要严密监测药物副作用。因此建议患者在治疗之初每1-2个月到风湿病专科复诊一次。具体时间需和医生商讨确定。 疾病稳定后别着急停药。要始终明白一点,风湿性疾病是很难治愈的。暂时的症状缓解时因为药物的控制,一旦停药,很有可能复发。应每3~6个月复查一次,和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 病情反复时别灰心,别破罐子破摔放弃治疗。如果病情反复,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终身用药,别太在意。需要终身用药的患者,不要太过于追求治愈。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把疾病对生活的影响控制在最小,也一样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很多风湿病目前是没办法治愈的,别一时心急去尝试各种偏方、土方。这可能会扰乱正常治疗流程,还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风湿性疾病如何治疗?风湿性疾病通常难以治愈,临床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通常治疗的疗程长,起效慢。这导致很多患者痛苦不堪,心情急躁。当不幸患上风湿性疾病后,患者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有信心。患者要有信心,要相信风湿病可以完全控制。 有耐心。多数风湿病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正规治疗才能达到完全缓解。 要到正规机构就诊。一旦患有风湿性疾病,应该在正规风湿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定期复查、随诊。经过正规、积极的治疗,风湿病患者是完全可以拥有和健康人群一样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不要轻信说几天一个疗程就可以治好的神药。这些药物往往包含大量糖皮质激素,虽能在短期内迅速缓解症状,让人信以为真。但副作用十分凶险。长期不恰当使用激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占所有股骨头坏死的46.03%。 关节炎种类繁多,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其中较为人熟知的一个。但有些关节炎症状相似,人们容易混淆,分辨不清,导致治疗、护理出错。那么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该如何诊断并鉴别呢?其有哪些特征性表现可以作为区分点,以更好地进行区分鉴别。 如何诊断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与某些关节炎症相似,容易出现混淆,需加以区分。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上以关节对称性受累为主,受累关节集中在掌指、足趾及踝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关节数目多在三个以上。组织、滑囊也会受炎症侵袭而受损。病症程度较重的还可导致关节畸形,呈梭形肿胀,并伴有局部红肿,受累关节周围有明显的压痛感。 关节受累是临床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依据,但像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等,也有关节受累现象,但受累表现会有一定的差异,可以根据这一微小差别来鉴别出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名字相近,二者常被混淆,前者以游走性大关节疼痛为主,一般不会引起畸形或功能障碍,后者则反之。痛风性关节炎,以踝关节、足趾关节受累为主,侵犯关节数也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多侵犯单个关节,相对局限,急性发作期时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严重情况下形成痛风小结节,结节呈泥沙样,质软,无明显压痛。 而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区分点,在炎症侵犯部位的不同。强直性脊柱炎侵犯部位主要集中在中枢环节,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则以四肢小关节为主。银屑病关节炎的侵犯部位则以外周关节为主,并会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此作为鉴别点。骨关节炎临床上的鉴别也相对容易,其不侵犯指间关节、掌根关节,类风湿因子检查呈阴性,血沉缓慢。 除了关节炎症,还有一些结缔组织病也容易与之混淆,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该病早期可能会出现小关节、多关节受累,关节处也会有红肿热痛表现,类风湿因子呈阳性,且会有升高表现,还可能会有干燥综合症出现,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类似,但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不会变形,不会导致骨质的破坏,可以以此来区分这两种疾病。 临床上一些疾病存在相似症状,难以区分,但不同疾病会有差异性存在,可以根据这些异同点来区分二者,再进一步予以治疗,恢复健康。 指导专家:王健(头条号:骨科王健医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学分会副主委。 专长:骨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的阶梯治疗,在微创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方面经验丰富。 类风湿关节炎是什么病?类风湿关节炎又称类风湿、类风关,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2~3倍。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高发年龄为40~60岁。 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1晨僵 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的主观感觉。 2关节受累 多关节受累呈对称性多关节炎,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严重波及肘、肩踝、膝等大关节。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 3关节外表现 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内脏病变。 4另外 可伴有体重减轻、低热及疲乏感等全身症状。 为什么要特别重视类风关的治疗?1因为它会累及终生: 发病时间可以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并带有不同程度的活动性,往往累及终生,形成长期病痛。 2因为它有很高的致残率: 如果不经过正规治疗,约75%的患者在3年内出现残废。致残率最高的是手腕,腕关节不能动,就像个木棍子一样;如果手的小关节致残,抓东西都抓不了;如果膝关节致残的话,就会行走困难;肘关节致残的话,则无法屈伸…… 3因为它比较难以根治: 类风湿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五大疑难杂症之一。目前,类风湿关节炎虽尚无法根治,但已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治疗、生物制剂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有上述症状的患者一定不要掉以轻心,而已经确诊的类风湿病人一定要高度重视,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一定要长期管理、定期复查,预防复发、阻断病情,才能避免或者减少致残发生。否则,一旦致残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啥区别?1发病情况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 2病因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链球菌感染造成。 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 3症状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常累及大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不造成关节的畸形。还有环形红斑、舞蹈症、心脏炎的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侵犯小关节(尤其是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晚期往往造成关节的畸形,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内脏病变。 4治疗方式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同时对关节疼痛、心脏炎等进行相关处理。(随着抗生素的普及,这类疾病比较少了。)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用药上及早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关节疼痛肿胀期间应用外敷中药控制疼痛等症状。出现内脏并发症时进行相关治疗。 5预后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关节无变形遗留 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01合理饮食 宜吃 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如肉类和鱼类,也要吃水果和蔬菜以补充维生素,饮牛奶以补充钙质,保持营养的均衡摄入,避免超重加重关节负担。可补充体内缺乏或对缓解疾病有益的食物如鱼油、硒、维生素、藻类、虫草、蜂王浆、人参、苹果醋、蒜和蜂蜜等。 不宜过多吃 不宜过多吃高脂肪类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和海产品、过酸和过咸的食物,急性期及阴虚火旺型病人不宜过多地吃刺激性强的食品如辣椒等。长时期服激素病人不宜过多摄入糖。 关于饮酒 适度的话对本病无害,但在服用非甾类抗炎药和甲氨喋呤等药时及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者禁饮。 02着装保暖 应穿舒适、轻巧和易穿脱的衣服。90%的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阴天、下雨、寒冷和潮湿时,关节肿胀和疼痛均可加重,因此,换季时(秋冬之交、春夏之交)尤其要注意防寒和防湿,切忌风吹受寒或雨淋受湿。夏季应穿长袖和长裤睡觉,不宜用竹席和竹床。冬季衣服要暖和,但不宜太重。 03注意休息 在以下情况下应注意休息:急性发作或反复发作间,有发热、血沉明显增快和白细胞增高者;受累关节显著肿胀,关节腔有积液者;颈椎或下肢负重关节病变明显者;并发血管炎或心肺病变者。 卧床休息以2-3周为宜,待急性症状或全身症状和关节炎消失,关节疼痛减轻时,即可下床活动。若长期卧床休息会招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萎缩和骨质脆性增加等危险。 04科学锻炼 锻炼应循序渐进,以刚引发疼痛为度,运动前热敷,常变换锻炼方式。每锻炼1小时休息至少10分钟,1天至少2次。开始可进行康复治疗操(后附)等简单的功能锻炼,以后运动量逐步加大,可快速走路和倒走(易掌握且能坚持的行之有效方法)。体质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快跑、长跑和变速跑,另外还可行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等中华传统武术、气功、骑自行车、跳老年迪斯科、传统舞蹈及健美操等。 05增加日晒 在无风且阳光充足的天气里,宜多在户外晒太阳。日光浴场地应选择在空气清新及无污染处,如草地、公园、河边和海滩等。一般选择上午9-11时或下午3-5时,夏季以上午为宜,冬季以下午为佳。注意空腹及饭后不宜立即行日光浴,以饭后1小时较好。 06定期随访(很重要!)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药物见效较慢,各人对药物反应也不一样,医生需了解病人对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等,并对药物进行调整。有些病人服用一段时间药物后关节不痛了,以为就根治了,不再吃药,也不再来复诊,最终复发了,又要重新开始治疗。这样反复停药,反复复发,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失去治疗的最好时机。有些病人长期服药物不进行化验检查,结果血象异常、内脏功能损害也不知道,到发现时就晚了。 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