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风湿病,有病友不假思索地说“不就是风湿和类风湿嘛”!其实并非那么简单。“风湿”一名,有广义和狭义之称,广义的风湿,是指风湿性疾病,简称风湿病,是由不同病因(已知的或未知的)引起的涉及到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血管等)表现为慢性疼痛和/或有肿胀、畸形、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等一大类疾病。风湿病包括范围甚广,是一个大家族,国内外将其分为10大类多种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热、感染性关节炎、痛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等。 狭义风湿,一般是指传统上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本病在早年叫法较广,但近十几年发现,本病除有关节炎症外,还有心脏等关节外表现,现称为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之名渐消,但也有把风湿热出现的关节炎称为风湿性关节炎。另外,农村病人把受风、受湿等出现关节疼痛的疾病也称为风湿,这类疾病一般理化检查均正常,患者主观症状较明显,西医无明确对应病名,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曾将本种疾病命名为风湿寒性关节痛。 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湿”病,一般就是指广义的风湿病。它们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慢性渐进性;反复发作性;异质性;多系统、多器官性;多有复杂的生物化学和免疫学异常。风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中医药治疗本类疾病有其特色和优势。 中医对风湿病是怎样认识的? 风湿病也称痹证、痹病,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邪为患,痰浊瘀血留滞,引起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甚则关节变形、肢体痿废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病变部位多在皮肉脉筋骨。临床多有慢性、反复发作性、渐进性特点,属疑难病证之一。 “痹”作为风湿病最早的病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痹泛指机体为病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狭义之痹即指“痹证”、“痹病”、“风湿病”,是因风寒湿等邪杂合为患,造成机体气血闭阻,出现肢体关节疼痛、重着等甚或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如《黄帝内经》称风湿病为为“痹”,其又可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燥痹……多种痹病。而汉·张仲景倡用“风湿”一名。痹证、痹病、风湿病三名,“痹”字奥僻,而“风湿”更大众化。使用“风湿病”一名更有利于学科建设,故目前倡用该名。然而,痹证、痹病、风湿病三名在历史文献中长期并存,有的已融入经典名言或已成为习惯,故现在很多书籍仍使用了痹、痹证、痹病等名。“风湿病”本系中医名称,也有称“中医风湿病”的,以有助于与西医风湿病区别。 医院 - 预约- 咨询-400-- 医院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