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必备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方

时间:2016-12-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方法

付强刘霞

人到中老年,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加之年迈体虚,正气不足,外受风、寒、湿、热外邪,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其早期呈游走性关节疼痛和运动障碍,晚期呈关节僵硬,畸形,功能丧失,并伴有骨质疏松及骨骼肌萎缩等症状,而且病情顽固,反复发作,有着很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多发性、对称性关节肿瘤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自身性免疫疾病。西医主要以减轻疼痛、抑制病情进展为主要目的,所用药物多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然而,由于服药时间长,毒副作用大,生物制剂的价格昂贵,往往令患者望而却步。

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在运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过程中,其最大特点是根据风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先辨别病性,再判别病症,继而综合辨证,整体调节。现代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四型论治:风寒湿痹型,因风寒湿邪侵入关节经络,气血不通所致,治以祛风散寒,利湿宣痹;湿热痰瘀型,为湿热痰瘀痹阻经络、关节所致;肝肾亏损期则须补益肝肾,通经活络为宜;气血两虚型则治以补气养血,填髓壮骨,活血通络。另外,通过对现代医家运用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归纳,发现以祛风湿药为主,辅以补虚药、活血药、化瘀药和解表药是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配伍规律。相关学者统计分析出复方中当归、甘草、桂枝、黄芪、独活、川乌、白芍、威灵仙、羌活等单位药为高频药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蠲痹汤出自程钟龄《医学心悟》,复方由羌活、独活、秦艽、桂心、当归、川芎、桑枝、海风藤、木香、乳香、炙甘草组成,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和通络止痛的功效。桂枝芍药知母汤是《金匮要略》中的名方,《中风·历节病》篇曰:“诸肢节疼痛,身体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其主治关节肿痛肿大,具有祛风散寒,养阴清热,缓急止痛,通阳开痹的功效。许多临床报道用该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复方组成为桂枝9g、赤药9g、炙甘草6g、生麻黄9g、生姜3片、炒白术9g、知母12g、防风9g、炮附子6g(先煎)。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案也或采用针刺、蜂针、推拿按摩、药浴熏蒸,以及穴位药敷膏贴、穴位埋线、耳穴疗法,药酒擦拭、沙疗、蜡疗等方法。其中外敷法指将药物或膏药直接作用在局部,药物直接透过皮肤后迅速起效,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症状;针灸能消炎镇痛,调节免疫,从而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均得到广泛流传。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副作用小,能长期应用,可以逐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缓解自身免疫反应,达到免疫自稳状态,从而改善病情,有效缓解甚至阻止疾病的进程。

《温热论》中曰:“务在先安受邪之地”,为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人数,提高健康水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主动采取措施,防微杜渐。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有利于气血流通,阴阳合调;注重饮食调理,以资气血;注意防寒、防湿,强身健体,动静相宜,以防正气亏虚,劳动过度伤及营气卫血;从而方可防患于未然,亦可控制病情发展。

(作者简介:付强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从事中药药效成分、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END-









































治白癜风的办法
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rhrq.com/jbby/28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