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风湿病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说到“风湿”、“寒气”、“风湿病”“关节炎”这些名称。那么什么是风湿病呢?一般来说,风湿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风湿病泛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影响到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韧带及神经、血管等)的有慢性疼痛或肿胀、畸形、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等表现的一大类疾病。临床上多有反复发作、渐进性等特点。包括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狭义的风湿病是指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以心脏和关节受累为主,并遗留一定的心瓣膜或肾等脏器的病变,也称风湿热。 02 风湿病的危害 风湿病临床发病率相当高,可涉及从婴儿到老年的各种人群,部分病种具有遗传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某些风湿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肌纤维组织炎等。我国是风湿病的高发区,目前至少有万以上的患者。 03 风湿病的治疗和缓解 药物治疗 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物可分为如下几类: 1、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此类药物的作用,主要为解热,消炎和镇痛,而达到减轻炎症反应和目的。最早为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至今仍为治疗急性风湿热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后来生产出各种水杨酸类药物,常用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罗昔康,萘普生等,但各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主要对胃肠,肾,肝和血液系统,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剂量,用法,副作用等。 2.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指糖皮质激素,因为这类药物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有较强和快速的消除炎症及炎症反应带来的各种症状,如发热,关节肿胀和疼痛。所以对各种风湿性疾病,常被用为第一线药物。临床上应用的有短效,中效和长效等制剂。用法有口服,肌肉或关节腔内注射,静脉注射,可根据病种,病情作不同的选择。但由于其并非根治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可诱发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糖尿病,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精神异常等;且如停药过快易产生病情反跳现象,故应注意根据病种和病情,调节使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除重症患者外,原则上以小剂量,短疗程为宜。 3.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又称为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此类药物包括许多种类结构不同,作用各异的药物。它们的共性是起效比较慢,有一定蓄积作用,故停药后,作用消失也较慢,仍可维持一段时间。它们并无直接消炎止痛作用,但通过不同的机制可以起到抗炎及免疫或免疫抑制作用。因而,也可以改善关节肿胀,疼痛,僵直和减轻系统性症状,降低急性期反应蛋白,血沉。如使用时间较长,也可改善其他免疫指标,如RF,ANA等。有的尚可使放射影像得到改善。DMARDs类的药物包括有抗疟药-氯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氨,青霉胺,金制剂,环孢素A及来氟米特。 以上各种药物对人体重要的脏器(肝,肾,膀胱,肺,胃肠,生殖腺)和组织(骨髓)各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4.其它:其它治疗包括雷公藤多甙、帕夫林、云克等。 (1)云克: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胶原酶的活性,防止软骨分解和破坏,抑制破骨细胞。可消炎,镇痛。 (2)雷公藤总甙:抑制T、B细胞增殖,抑制T-细胞产生IL-2及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抑制前列腺素产生。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其他措施 风湿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对血中有很多循环免疫复合物,有高免疫球蛋白,可选用免疫吸附及血浆清除疗法;去除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和过高的免疫球蛋白,RF,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过多,还可采用单个核细胞清除疗法。从而改善T,B细胞及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降低血液粘滞度,疏通微循环,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手术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可作滑膜切除术,晚期可作关节置换术,或肌腱修复或转移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其实风湿病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还有别的缓解方法: 风湿病缓解方法: 1、动静结合:患有风湿疾病的病人大多还会参加正常的劳动,有些甚至还相当的繁重,由于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患病的关节处于持续的劳损中,使得病情恢复困难,甚至逐渐加重。另一部分病人则过分小心、惧怕疼痛,于是能不动就不动,不是躺就是坐,使关节、肌肉缺乏锻炼,血液循环减缓,反而使病情恶化,疼痛加重,一痛就更加不敢动,形成疼痛—不动—更痛—更不敢动的恶性循环。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避免过多的劳累,急性发作的时候尽量少动,使病变关节有时间休息恢复。病情缓解、疼痛减轻时要适当锻炼,锻炼方法应以散步、游泳、门球、老年迪斯科等舒缓动作为主。而不应进行篮球、足球、长跑等剧烈的运动,切忌自行激烈的扭脖、转腰、甩手等活动,有些人喜欢的类似俞加的压腿、拉韧带其实也是有害的。 2、防寒保暖:一般风湿疾病患者可以做到较好的防寒保暖,大家也经常可以遇见穿衣服比常人更多的人,这些人往往是风湿病患者。只是有部分患者还是会经常受到寒冷刺激,如有些农村家庭妇女在冬季洗衣服就不可避免浸到冷水;又有一些年轻的患者天凉了还以冷水冲澡,以为可以锻炼身体;还有夏天时空调太凉,又因为工作的关系而不得不忍受,很多患者都因为上述的或相似的原因而发病或加重,如果及早注意防寒保暖,风湿疾病是有可能避免的。 3、舒畅心怀:西医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会影响生理的健康,抑郁的心理会间接地加重病情。中医认为心情的郁闷会使病邪郁积、不能散发、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很多风湿疾病的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病痛的困扰,心情往往不佳,常常闷闷不乐,唉声叹气,殊不知这样心理状态对自己的病情本身就会有不良的影响。所以病人自己首先就应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想办法走出疾病带来的心理阴云。患者就遇到好几例因疾病丧失部分劳动能力而情绪极差的患者,对家人也唠唠叨叨、乱发脾气,使得整个家的气氛都变压抑,更有因抑郁症而须另外服药,医院,更是不值得了。 4、关节及身体运动锻炼应以动为主,动静结合,整体与局部锻炼相结合,以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急性期要适当休息,避免炎症加重,以助炎症的消退,当关节炎症和疼痛减轻后,即应做一些不使关节肿痛加重的活动,以增加肌力,防止关节挛缩、强直及肌肉废用性萎缩。 5、适宜的运动锻炼很重要,患者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恢复关节功能与体力的原则施行。每日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活动时间由短到长,次数由少渐多,以至达到自己每天适当的活动量时,长期坚持锻炼,持之以恒。 若头一天活动后关节僵硬或肿胀、热感或疼痛加重持续在2小时以上,翌日清晨仍不消失并出现疲乏、无力时,说明运动量过大或方式不当,应暂停运动锻炼1~2天后,再试进行。 风湿食疗方法 食疗要对症,选食要正确。 食疗必须讲究辨证施治。所谓辨证,就是运用中医的“四诊”、“八纲”,对各种疾病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正确诊断;施治就是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措施。一般而言 风痹者宜用葱、姜等辛温发散之品, 寒痹者,宜用胡椒、干姜等温热这品而忌生冷饮食; 湿痹者易用茯苓、薏苡仁等苭品;热痹者一般是湿热之邪交织在一起,宜食黄豆芽、冬瓜、丝瓜等食物,不宜吃羊肉及辛辣之品。 阴虚者应选用生地,阳虚者应选用淫羊藿,贫血者宜选食当归、黄芪。 烹调要合理,饮食要节制。凡是用来治疗的食物,一般不宜采取炸、烤、爆等烹调方法,以免有效成分遭到破坏。应该采取蒸、炖或者煲汤等方法,以保持食性不变。风湿病病人久病体弱,再加上长期服苭,伤及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饮食要适量、多餐,不宜暴饮暴食。食物要软硬、冷热适中,易于消化。尤其要注意的是,患者家属不应过度地给病人进食滋补之品,否则会伤及脾胃,引起营养不良。 营养要丰富,食物宜清淡。风湿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伴有发热、消瘦、贫血,应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该病病程长,患者多有食不香、睡不安的反应。膏粱厚味之品易助湿生痰,若多食,则易再生内湿,此病原有外湿之因,内外合邪,则对病情更为不利。所以风湿病患者的饮食不能过于厚腻,应以清淡为宜。 作者:DrCan 原文链接: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