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走出国门还需知识产权保护 浙江中医药大学日前在京宣布,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中药康莱特注射液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可通过,进入3期临床,在美癌症患者中扩大使用。美国《科学》杂志指出,康莱特是继中草药麻黄素、青蒿素发明以后又一个具有专利的成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表示,这是我国中药创研的重大突破,也是中药走向世界的新里程碑。 中国作为中药大国,却是中药出口小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治疗白癜风医院源地,中国具有1万多种中药资源和4000多种中药制剂。但在目前近200亿美元的国际中药市场上,中国唯一3的占有率,而且其中约有70来自中草药原料,附加值高的中成药出口微不足道。“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了专利,一些外企已高调宣布进军中药市场和中药研发,中药专利保护已燃眉之急”。此前,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梧州中恒团体(22.84,-0.66,-2.81)股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许淑清建议,建立国家层次的医药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特别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许淑清希望从国家层面加强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医药健康文化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宣扬与推行工作,让世界更深入了解认识中国,加强对中国中医药理解与接纳,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研究,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增进中医药国际化。 “知识产权无疑是民族中药产业面对挑战时必须牢牢捉住的利器”,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鸣。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有效的专利保护,仿造中药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如青蒿素被国外一家企业根据科研论文进行结构改造并抢先申请了专利,仅此一项,中国每一年最少损失2亿至3亿美元的出口额;日本在中国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出救心丸,年销售额达上亿美元;韩国在中国牛黄清心丸的基础上开发出的牛黄清心液,仅这一品种年产值就高达0.7亿美元……业内人士无不耽忧:久而久之,民族中药不但难以走向国际市场,弄不好连国内市场都没法保存。 曾有人乐观地预测,中药产业将是21世纪最具发展空间的产业之一。这是一个绝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中药产业存在着标准不一、质量不稳的问题,仍没有完全摆脱“郎中抓药”的局面。要想挽救国药生存危机,实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就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鉴戒国际通行做法,从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动身,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有组织的知识产权实务指点体系。 中医药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聪明才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具特点、最有前景的知识产权领域。中医药知识产权触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多个方面;内容包括中药材、饮片、处方、制药工艺、文献及信息资源等。对中药关键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应当以专利保护中医药核心技术。中医药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时向进入国提出专利申请,在真正意义上保护其在国际市场的利益;以商标保护建立中医药的国际品牌。中医药产品应以国际标准为目标,塑造中医药驰名品牌,勇于和国际上的名牌进行较量;以商业秘密保护中医药的独到之处;以著作权保护对中医药传统思想和文化理念发掘与整理的专著,建立中医药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中医药文化和产品走向世界奠定思想基础。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国内中医药产业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快推行中药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全面实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毋庸置疑,尽快构成一个中医药知识产权复合保护体系势在必行,如在选题阶段其新思想、新方案等可受技术保密法保护,在开发阶段其处方、工艺等遭到专利法的保护,在市场推行阶段则受商标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新药监测期的保护等。只有用现代科技和管理重新解读国药理论,将传统优势与现代医学和高科技相结合,深层次研发,同时加强国药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可以说,只有切实提高全社会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注意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性,既有分工又有配合,才能构成一个完全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国药知识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rhrq.com/jbjs/8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