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逻辑与思想脉

时间:2016-4-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国共产党北京4月10日电(万鹏)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使党和国家事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业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周密。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体现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近日,由人民社评论部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个全面学习读本》隆重推出,该书首次全面、完全地解读四个全面的内涵和精华,告知读者这个战略布局为何对当下的中国如此重要。以下是内容摘录: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向何处去?对世界来讲,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远比100年前重要很多。在中国国内,1992年的市场化浪潮、1997年的香港回归、2001年的加入WTO、2003年的抗击非典、2008年的奥运盛典,这一连串里程碑式的事件,刻画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迈向复兴的轨迹,也将那个不曾消失的疑问一次次推上前台:中国将走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陆续得到清晰的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构建成型。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基础,又对理论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四个全面之思想脉络开辟中国道路新境地】

党的10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掌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历史变化,科学分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生动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雄伟蓝图,极大鼓舞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奋斗豪情。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一个逐渐提出和成型的进程。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10七大重申这1奋斗目标,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10八大则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10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掌控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调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强调四个全面调和推动,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深入表明我们党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自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勇于开辟创新的理白癜风能彻底治愈吗论品质,势必开辟中国道路新境地,成为当代中国新航标,书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四个全面之现实逻辑拎起了中国发展的总纲】

中国人历来重战略。在中央看来,21世纪的头2十年是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达整体小康的目标以后,中国依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判断并未改变,但是其内涵和条件正在产生变化。这类新变化集中体现为,在更高的发展出发点上,发展机遇史无前例,风险挑战史无前例。

四个全面在这个时候提出,从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困难的高度,廓清了治国理政的全貌,捉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拎起了中国发展的总纲,确立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主要矛盾、重点领域、主攻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在本质上是发展的问题,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这个发展的主要内涵,是提质增效、增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经济延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勤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获得重大进展从奔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10八大描绘出全面小康社会的清晰图景。小康梦的升级版,为中国梦注入更多实实在在、鼓舞人心的内容。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与大家好,民族好,国家才会好相互激荡,从最贴近民心的角度激起起全面小康的无尽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生产力、创造力和社会活力迸发的闸门,如何让这喷薄的洪流奔涌在既定的河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所介绍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就开始着手研究和斟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议题。党的10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落实这个顶层设计,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总蓝图,成为中共党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中央全会。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延续健康发展,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从严治党始终是我们党的本身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有其深入的时代背景。

党的10八大以来,以8项规定为肇始,以风格建设为突破口,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深入拓展,以重拳反腐为强劲动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延续深入改进风格,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掌控从严治党规律。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个全面之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奔腾】

通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展是时期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寻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期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标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这1战略举措,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构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清晰路径,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使从严治党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来,集中到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来。这些创见,清晰地标定了四个全面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摸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从单兵突进到全面兼顾,从四个现代化到第五个现代化和5位一体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沿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思想脉络,我们党对民族复兴道路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认识不断深入。

四个全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最新科学社会主义观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的总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信仰、继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优良传统的必定成果,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从成功走向新胜利的行动指南。

它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统一于中国与世界的深入互动,统筹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它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今天的中国,四个全面正是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应时期关心、实现人民福祉、建设现代中国的基本方略。调和推动四个全面,把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统一于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rhrq.com/jbjs/9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