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语文高考新题型中的修改段落病句的有效做题方法,考试必备 修改病句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级。它是分析并修改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一般包括词语使用,语法,修辞,逻辑等多个方面。修改病句考查的内容很贴近生活,如年辽宁卷的学生向老师祝寿的发言,年全国卷Ⅰ的穆天宇给余爷爷留的便条,但面很宽,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如年重庆卷里关于重庆大气田的材料,年福建卷关于《千手观音》的材料,年福建卷的手机短信,年江苏卷的解说词,年全国卷Ⅰ的求职信等。它要求学生具有综合能力水平。此类题常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一般的设问方式是找出病句并加以修改。 对于修改病句,我们需要结合语感加以仔细的分析。良好的语感会帮助考生很快的确定大致修改的地方。仔细的分析则帮助考生最终确定答案。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是速度与正确率的问题。仔细分析的依据是六种病句类型,因此我们要对病句类型及次类型了然于胸并灵活运用。如04年重庆卷考查的是搭配比当,05年重庆卷考查的是搭配不当和成分赘余,06年福建卷考查的是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等。在语感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如果再做到二审修改病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审题干。审题不同于看题。看题是浮光掠影,匆匆而过,一般不会进行深入思考,而审题则不同,它需要考生积极的思维,避免审题惯性,从而能从题干中看出门道,以有利于做题。 1.避免审题惯性。高效的高三复习需要做大量的练习。语文复习一般按专题进行,长时间地做一类题,对题干的重视程度就会减弱,形成审题惯性,不再仔细审题,而是按照经常做的一类题来进行想当然的审题。如辨析病句常问的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如果偶尔出一道“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按照审题惯性,不少考生会做错,相信同学们肯定吃过这方面的亏。同样修改病句也需要通过仔细审题来避免审题惯性。如05年重庆卷题干是“两段话中各有两处错误”,而不是一般的“两段话中有两处错误”。审题惯性会使你少得一半分。审修改病句题,一定要注意让你修改几处。如06年江苏“提出三点修改意见”,06年福建“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07年全国卷2的“4处不得体”08年全国卷1的“四处用词不当”。 2.看门道,明修改方向。同样是修改病句,为什么都不用这样的题干“请修改下列句子或段落”,而是用详尽的题干给考生以要求。其实,题干暗藏玄机。对此我们要善于识破玄机,以有利于我们做题。如05年福建卷题干要求是“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两处错误”,语言表述涉及的应是用词问题,而不是语序,结构方面的问题。如06年江苏卷题干中突出的是“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做的解说词”。因为导游年轻,没有经验,所以有表述不妥之处。台湾省的中学生来大陆肯定有次数问题,因为他们不像南京的学生什么时候去都行。导游为中学生做解说涉及到对象问题,对象不同,称呼也不同。解说词涉及到介绍事物的顺序问题。经过分析,我们会明确此题在次数,称呼,介绍事物的顺序方面会设题。年全国卷1题干突出“便条”和“不得体”。“便条”应通俗易懂,不应用书面语。“不得体”涉及到说话注意对象及谦辞、敬辞的问题。08年全国卷Ⅰ的求职信涉及到对象问题,而题干又是“四处用词不当”,所以修改应集中在谦辞、敬辞上。 二.审材料。材料是我们修改的对象。材料的性质不同,用语不同,修改的重点也不一样。修改病句的材料范围广而且有地域特色。如06年江苏的中山陵解说词,05年重庆工艺美术,04年重庆大气田。除此之外,材料还有文体特点,如求职信,便条,解说词,发言稿,一般的叙述材料等。我们可以把它分为有特定对象的材料和无特定对象的材料。前者像求职信里毕业生对公司领导,便条里穆天宇对余爷爷,学生向老师祝寿的发言等,后者指一般的叙述材料,如05年福建关于《千手观音》,06年的手机短信等。材料不同,分析的重点也不一样。 有特定对象的材料,一般会涉及到用词须注意对象的问题,特别是谦辞,敬辞。如08年全国卷1的求职信中的四处修改:“惠顾”改为“浏览”,“你”改为“贵”,“可”改为“请”,“洽谈”改为“联系”。改的原则就是使词语更符合各自的身份。08年辽宁卷的学生向老师祝寿的发言的修改也是这样的:“光临”改为“回到”,“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为“精神矍铄”,“高足”改为“学生”,“欣慰”改为“高兴”。可以看出有特定对象的材料要注意选择符合各自身份的词语。自己要谦虚,不能自夸;对对方要尊重,要尊敬,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提醒考生在平时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积累谦辞,敬辞等。一些知识。 无特定对象的材料一般不会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此类材料应根据病句类型进行分析修改。如06年福建:“先河”改为“序幕”或“拉开”改为“开”,“层出不穷”改为“与日俱增”,“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改为“纯文本形式到多媒体形式”。此题涉及到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两种语病。05年重庆卷,05年福建卷,04年重庆卷同属这一种情况。我们要对病句类型非常了解并灵活运用。 明辨之,慎思之,我们定会受益颇多。 附文章中所用到的高考试题: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22.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两处错误,使其语义明确、符合原意,并将修改后的这段话写在答题卡上。(2分) 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冉冉升起。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守着储量丰富的重庆大气田,始终“气不足”、“气不顾”。 参考答案: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高。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重庆守着储量丰富的大气田,却始终“气不足”“气不顺”。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17.找出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21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在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演员们绘声绘色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嫉如醉。这些聋哑人不仅以优美的舞姿,更以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深深地震撼了人们。 参考答案:“精湛”改为“绚丽”,在背景音乐前加“美妙的”;“绘声绘色”改为“精妙绝伦”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22.下面两段话中各有两处错误,请将修改后的两段话写在横线上。(4分) (1)重庆工艺美术的真正兴盛是明末清初。明末清初,重庆的挑花刺绣迅速崛起,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 (2)“科技下乡”的热潮,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县“科技下乡”小分队来到桃花乡,大约半个小时左右,近千份科技信息资料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参考答案:1.“真正兴盛”与“明末清初”不搭配,改为“真正兴盛时期”。是“重庆”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不是“桃花刺绣”与成都。 2.“热潮”与“受到……欢迎”不搭配,把“热潮”改为“活动”、“大约”和“左右”重复,去掉一个。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16.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加以改正。(4分) 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我国于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参考答案:第一处错误是“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改为“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或改为“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第二处错误是“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增”,或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第三处错误是“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丈本形式的进化”,改为“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多媒体形式的进化。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20.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5分) ①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②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③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④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⑤苍松翠柏环抱着它,⑥霞光丽日辉映着它,⑦青山绿水依傍着它。⑧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⑨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⑩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⑾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⑿重温先生的教诲吧! 参考答案:①处改为“朋友们”或“同学们”。⑦处与⑥处对调,或⑥处与⑤处对调。⑩处删去“故地重游”,或将其改换为合适的词语。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18.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6月7日 参考答案:答案:①将“惊悉”改为“获悉”;②将“造访”改为“探望”;③将“阁下”改为“您老”;④将“馈赠”改为“敬献”。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18.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参考答案:.(1)“惠顾”改为“浏览”(2)“你”改为“贵”(3)“可”改为“请”(4)“洽谈”改为“联系”。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18.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作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参考答案:“光临”改为“回到”,“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为“精神矍铄”,“高足”改为“学生”,“欣慰”改为“高兴”。 附:常见常用的谦敬词 一、谦词 主要谦词可用一副对联概括:“敝鄙卑小不愚拙,敢见家老晚舍寒”;横批是:“贫贱过后”。 1、“敝”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敝处:谦称自己的家乡、住处或办公场所; 敝国: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2、“鄙” 鄙人;谦称自己; 鄙见:自己的见解; 鄙意:自己的意见; 鄙老:犹老朽。老人自称的谦词。 3、“卑” 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 卑寒:谓位卑家贫; 卑陋:低矮简陋; 卑人:地位低下的人; 卑职:对上级的自称。 4、“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注意:小人又指人格卑鄙的人,但不当谦词用);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小可:自称谦词,宋元时民间口语。(也作平常;轻微讲。如非同小可); 小弟:兄弟或男性与朋友相互之间的自称谦词。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5、“不” 不才: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不佞:没有才智的; 不肖:没有出息的; 不敢当:平常交往中,对别人的招待、夸奖承当不起时,可说“不敢当” 6、“愚” 愚:自我谦称 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或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老:老人自谦之词; 愚晚:相对于长者的自我谦称; 愚怀:谦指己见; 愚见:自己的见解; 愚意:对自己意见的谦称。 7、“拙”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荆: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 8、“敢” 敢问:表示冒昧地向对方询问问题; 敢请:表示冒昧地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表示冒昧地麻烦对方做某事; (这里的“敢”其实是“不敢”的意思。) 9、“见”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10、“家”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又称家尊、家严、家君;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又称家慈;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11、“老” 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都用于老人自我谦称;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衲:老和尚自称; 老臣:老官员自称; 老部下:相对于老领导老上级时的自称。 12、“晚” 晚生:文人对前辈的自谦; 晚学:后辈学生的自谦; 晚辈:相对于长者的自称。 13、“舍” 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舍弟:称自己的弟弟; 舍亲:称自己的亲人; 舍间(舍下)谦称自己的家; 舍亲:称亲戚。 14、“寒” 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 15、“贫” 贫僧:和尚的自谦之称; 贫尼:尼姑的自谦之称; 贫道:道士的自谦之称。 16、“贱” 贱内:谦称自己的妻子; 贱恙:谦称自己生病。 17、“过” 过奖:被别人表扬、夸奖时的谦词; 过誉:对别人给予的称赞表示客气的话,意思是过分的称赞,过格的赞赏。 18、“后” 后学:谦称自己为后进(后来)的学者或读书人; 后生:后辈学生的谦称。(更多场合指青年男子) 除了上述18个字的组词外,还有若干特定的谦词(字),如: 朕:皇帝自称。原指我,我的,从秦始皇开始专属皇帝自称。 孤:小国之君。 寡:少德之人。 下官、末官、小吏:古代官吏的自谦词。 在下: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 妾、妾身:古时女子谦称。(与纳妾含义不同) 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女。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古人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内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敬词 1、用“拜”字: 用于自己的动作。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拜读(阅读结方的文章)、拜访(访问对方)、拜见(求见对方)、拜识(结识对方)、拜托(托对方办事)、拜会(会见对方)、拜谢(感谢对方)、拜望(探望对方)、拜辞(告辞对方)、拜贺(祝贺对方)、拜服(佩服对方)。 2、用“垂”字: 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垂爱(在书信中说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说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说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又说“垂询”)、垂念(说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3、用“大”字: 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敬称年长的男人)、大哥(敬称年纪与自己相仿的男人)、大姐(敬称女姓朋友或熟人)、大妈(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在书信中称长辈)、大驾(敬称对方)、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作品)、大札(称对方的的书信)。 4、用“芳”字: 用于对方或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龄(称对方的年龄,对方应是年轻女子)、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名(称对方的名字,对方应是年轻的女子)。 5、用“奉”字: 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如:奉达(告诉、表达)、奉复(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托对方办事) 6、用“俯”字: 在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的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某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的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的允许)。 7、用“高”字: 称对方相关的事物。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高就(称对方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高龄(称老人的年龄)、高寿(多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8、用“光”字: 用于说对方的来临。如:光顾(多是商家说顾客的来到)、光临(称客人的到来)。 9、用“贵”字: 称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对方要做什么)、贵庚(问对方的年龄)、贵姓(问对方的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贵国(称对方的国家)、贵校(称对方的学校)。 10、用“恭”字: 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祝贺)、恭候(等候)、恭请(邀请)、恭迎(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11、用“华”字: 称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的生日)、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12、用“敬”字: 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请(请)、敬佩(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13、用“惠”字: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意思是请保存)、惠临(说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说顾客的到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人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14、用“贤”字: 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子)、贤侄(称侄子)。 15、用“屈”字: 用于说对方的行动。如:屈驾(用于邀请人,意思是委屈大驾)、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意思是委屈迁就)、屈居(委屈地处于)、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16、用“雅”字: 用于说对方的情意或行动。如: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指出批评,把自己人的诗文书画等送给对方时,请对方指教)。 17、用“玉”字:用于说对方的身体或行动。如:玉体(说对方的身体)、玉音(在书信中,称对方的书信或言辞)、玉照(说对方的照片)、玉成(感谢对方的成全)。 此外,还有一些带谦敬色彩的词语,如:久仰、赐教、指正、止步、留步、笑纳、包涵、斧正、璧还、鼎力等。 三、其它敬词、谦词: 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大号台端——旧时称对方钧谕——书信中称尊长所说的话。还有钧裁、钧安等贵庚——问人年龄贵恙——问对方的病况斧正——请人修改诗文玉成——成全。例:深望玉成此事玉体、玉音——指对方身体或言行违教——指离开某人后未见面(多用于书信)雅教——称对方对自己的指教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昆玉——对别人弟兄的敬称潭府——尊称他人的宅第。如潭第多福惠鉴、钧鉴、雅鉴、台鉴、台览——请您审阅、审查、指教谨悉——恭敬地知道谨启——恭敬地陈述兹有——现在有顷按、顷奉——刚刚接到奉箴——接到来信鉴于——考虑到本拟——本来打算业示——已经在迳与——直接地同赓即——接着立即不日——不久,不多天不时——随时歉难——因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而表示歉意鼎力——大力孔殷——十分急切售罄——卖完鉴宥——请原谅不克——不能瑕疵——微小的弱点迭函——屡次发信为荷、是荷——接受你的恩惠(如复函为荷)稽迟——拖延、不及时惠纳、笑纳——接受卓夺——高明的决断时祉、近祉——现在幸福、近来蛮不错台安、台祺、台馁——您安好、吉祥、平安商安、教祺——经商、教书安好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晋见:即进见觐见:(书)朝见(君主)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内眷:指女眷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舍亲:自己的亲戚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台驾:敬辞,旧称对方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泰山、泰水:岳父、岳母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外舅:(书)岳父代字:女子尚示定亲,如“代字闺中”当轴:旧时指政府领导者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父执:父亲的朋友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高堂:(书)指父母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割席:指与朋友绝交(典出管宁、华歆)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更衣:婉辞,上厕所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归省:(书)回家省亲桂冠:光荣的称号贵庚:敬辞,问人年龄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过誉:谦辞,过分称赞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合卺(jǐn):成婚红案:厨工的分工上指做菜的工作白案:厨工的分工上指蒸饭之类的工作候光:敬辞,等候光临候教:敬辞,等候指教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麾下:将帅的部下,也作敬辞,称将帅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写的上款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注:图片部分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rhrq.com/jbzl/137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