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治疗中的乒乓智慧

时间:2017-2-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风湿病治疗中的“乒乓智慧”

张博

天津中医一附院风湿科

最近,奥运会兵乓球女单决赛丁宁逆转李晓霞获得金牌,产生了女乒历史上第2个“大满贯”,但是大家对这场高收视率比赛的讨论却没有停止,赛后的“握手门”更是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患者家属看着病房里的电视画面,也有评论这个问题,认为“李晓霞力量大,气势足,球风彪悍,若不是李晓霞让球,丁宁在2:3落后的情况下怎么能够逆转?”我听到后颇不以为然,而且认为如果能多理解一分乒乓球,也许就理解了一分风湿病的治疗方案,同时也能对医生多一分理解。

不可否认,丁李二人的基础技术都是顶级。但李晓霞的力量、速度在女乒世界范围内无人可比,所以球风很美,观赏性很强;但丁宁在相持能力上更胜一筹,很像当年的张怡宁,打不死,“外平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所以在前期李晓霞占优的情况,后期丁宁能连扳两局取胜。与其说丁宁战胜了李晓霞,不如说是“相持能力”战胜了“速度与力量。”

众所周知,风湿病非常难以治愈,而且很痛苦,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号称不死的癌症,甚至有人自嘲“大夫,别问我哪疼,我除了没人疼,哪都疼!”

这个时候,患者及家属往往有一种很迫切的心情,一部分人容易走极端,对“大剂量多种类用药”情有独钟,甚至不计后果,向医生施压,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用“力量与速度”彻底解决问题;后面则又耐心不足,没有“相持能力”,容易自暴自弃,自行停药,或转向追求偏方野药等歧途。

医生说

其实,在治疗风湿病的过程中,“乒乓智慧”无处不在体现。风湿科医生他们的治疗方案不仅要着眼于眼下,更着眼于未来,“速度与力量”即“诱导治疗”固不可少,但“相持能力”即“维持治疗”往往更重要。

治疗风湿病的药物,比如免疫抑制剂,一般需要2-3月才能起效,但肝肾损伤、骨髓抑制、诱发感染等副作用又经常导致被动停药;再如糖皮质激素,大量应用固然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但后期减量过程中不导致病情反复才是难点;又如生物制剂,靶向性强,但费用高昂,经济续航能力,持续应用才是重点;雷公藤多苷片是“中医药”对风湿病的一大贡献,起效快,性价比高,效果好,但也有性腺抑制等不良反应。所以,我科陈主任才曾对意图停药的患者发出这样一句感慨:“再等等吧,还能吃雷公藤其实也算一种幸福。”

风湿病的治疗有短期和长期目标。住院治疗是重要的一方面,门诊维持治疗往往是决定成败的一环。所以风湿病患者不能轻易中断门诊治疗,也不能把门诊简单理解为“开药”,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及时调整药物方案。需要知道,风湿病患者一旦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才是真正可怕的局面。

因此,对于风湿病的治疗要有耐心,要有“相持能力”,要有“乒乓智慧”,这样才会最大可能达到治疗预期、稳定病情。









































白癜风治愈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rhrq.com/jbzl/36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