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造城复工市国土局罗列未立项等多硬伤建

时间:2016-4-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兰州造城复工市国土局罗列未立项等多硬伤建议叫停

兰州城北,经过短暂的沉寂,挖掘机的轰鸣声又响彻山谷。  久困于"两山夹一河"的兰州,抡起了开山巨斧,试图再造一个兰州城,这个项目官方称之为"兰州市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项目",目前包括两个项目,分别由太平洋建设团体和碧桂园负责,总投资达数百亿元。  这场大张旗鼓的造城运动去年10月26日开工,因太平洋建设团体首席顾问严介和抛出"半年推掉700座荒山"的言论而备受关注,没想到,却在今年4月24日突然被兰州市委市政府责令停工整理。  近日,《每日经济》赶赴兰州实地调查发现,该项目已逐步复工。不过,5月下旬来自兰州市国土资源局的一份紧急请示上报兰州市政府,罗列了该项目仍存在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价、林地报批、土地征收报批等前置工作未完成的硬伤。  调查发现,该项目至今未能立项,只因当地国土部门和发改委都相互"谦让",称自己没有权限给该项目立项。  叫停后工程又获准复工/  2012年10月26日,这场声势浩大的削山造地工程正式开工。"我们把两年半的工期缩短至6个月,赶在明年春季沙尘天气到来之前,将这25平方公里推成一马平川。"太平洋建设团体首席顾问严介和曾信誓旦旦地表示。  但是,6个月工期结束前2天,即今年4月24日,兰州市下发《进一步加强城市扬尘污染控制的通知》,包括上述项目在内的多个项目暂停施工,落实防尘降尘措施。  不过,对当地政府和施工方来说,都不愿看到停工。实地调查发现,该项目已悄然复工。  5月18日下午4时,碧桂园的工程现场一片繁忙,挖土机与拉土的卡车不间断地轰鸣,周边还有成片绿油油的果园。据当地媒体报道,4月23日,碧桂园已拿下该片区的800多亩土地,拿地本钱仅10万元/亩。  1名在果园附近放羊的白道坪村村民告知,政府要向他们支付20万元补偿费,目前已兑现16.3万元,不过荒山部分不在这笔钱里。  在太平洋建设团体的工地,1名工人说,项目建设指挥部就在南面的山上,主要的施工作业面也在那里。不过上山只有一条路,入口处还有保安执勤。趁保安不注意,拦了1辆上山的工程车到达山上。  放眼望去,方圆三四里散布着许多工程机械。尤其是那些海拔较高的山头半腰处,还隐藏着很多熄了火的挖土机。  1名挖土机师傅说,他们与医治白癜风要多少钱太平洋建设团体签订的合同是一个月3万元工钱,"对方总是拖拖拉拉,结不了账。"  在工地西北角的一个山头,这里已复工作业,3台挖机同时开工,黄土沿着斜坡往下堆积,尘土四起。  太平洋建设团体兰州新城项目建设指挥部财务中心的张主任向确认,公司已接到复工令。  "相干部门去看了以后,构成了验收的东西,而不是偷偷干的,我们下了通知以后,他们才复工的。"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长江告知,在挖掘机挖土的每个工作面上,都用巨型喷雾器来降尘。  削山造地为何不利用省内的城投平台呢?"兰州市城投没钱呀,它在修路、修桥等基础设施上资金紧张得很,都需要银行贷款。"李长江表示。  有硬伤国土局建议再停  虽然当地有关部门批准了复工,但这项工程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今年5月18日,中央电视台也对该项目进行了报道,质疑该项目工程开工前未作环评。  5月19日,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向兰州市政府上报了《关于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相干问题的紧急请示》,这份文件承认,该项目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在未完成报批手续的情况下,太平洋建设团体和碧桂园建设项目已开工,但在项目实行进程中,还存在诸多"硬伤"。  《紧急请示》特别提到,因央视对项目环境影响进行了报道,对项目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为了使该项目顺利实行,"不至于因手续不完善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建议项目在各项手续完成前,先暂停施工。  这份文件中提出的"硬伤"之一,就是项目实施方案的报批还未完成。根据国土部和甘肃省国土厅相干要求,该项目应由项目实行单位在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水土流失评价等基础工作的条件下,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甘肃省国土厅批准实行。  兰州市国土厅表示,目前已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但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流失评价工作还没有完成,因此希望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尽快完成,以便到达报批要求。  "项目环评已出来,正在上报批准。"近日,李长江向《每日经济》表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需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批准后,建设项目方可开工建设。  "先开工后环评?现在我们环评都已做好了。固然了,要严格依照程序去办,那是对的。不过,既然这个工程是试点项目,也没有现有的规定说必须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程序要办到哪一步。"李长江说。  参与该项目环评工作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李丁告知,环评包括两项,一个是计划环评,一个是项目环评。对计划环评,政府是必须要做的。后期引入的项目,应该是建设单位与政府找第三方来完成的。  "计划环评的具体任务就是对计划区及其影响的范围进行环评,"李丁表示,"目前还在公示中,公示结束后,马上就会进行后续的评估。"  最大硬伤:仍未立项  《紧急请示》中提出的最大一个硬伤是,这个耗资数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到目前还未正式立项。  从文件中可以看出,未能立项的缘由是,国土部门和当地发改委相互"谦让"。兰州市国土局称,该部门多次与兰州市发改委衔接,对方均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由国土部门立项为由"拒不立项。  兰州市国土局认为,该项目与平常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本质的辨别",并援引陕西延安的情况说,"延安市未利用地开发项目与我市相同,就是由陕西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因此,建议市政府责成市发改委尽快对该项目立项。  5月24日上午,《每日经济》致电兰州市发改委办公室,1名负责人表示对此事其实不知情。  "我们市发改委没有权限来批。"兰州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一名负责人告知,此前兰州市发改委已把这个项目报到甘肃省发改委,省发改委认为也没有这个权限来批,就不予备案,而国土部门认为这个权限在发改委,"现在省里正在开会准备制定一个实施办法。"  《紧急请示》提出的另一个"硬伤",就是林地的认定和报批,由于"实验区内现状地类的认定方案,国土部门和林地部门意见不一致"。  该文件称,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实验区内林地仅占2.84,但根据林业部门的统计,实验区内80以上为林地。  国家林业局曾专门向甘肃省政府发函,要求加强林地保护,坚决杜绝借"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之名破坏林地违法行为的产生。  因此,林地的认定和报批成为一个关键,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建议兰州市政府调和甘肃省林业厅对林地进行认定和报批。  兰州市林业局办公室负责人向《每日经济》表示,牵扯国土资源的由国土局来管,哪家医院医治白癜风最专业触及森林资源的由林业局管理,两部门有协作,林业局有个专门的业务处室负责跟国土部门进行衔接。"国土部门将工程的合法手续办理下来,林业部门以监管职责到现场去监督,来肯定合法的界限。"  《紧急请示》还提到土地征收报批问题,建议市政府责成项目所在区县,全面启动项目区内集体用地的征收工作,并按程序对触及农民的土地进行报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rhrq.com/jbzl/7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