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痤疮 http://m-mip.39.net/news/mipso_9105364.html 阳桃,见过吗?果实用于风热咳嗽、咽喉痛;根治风湿痹痛、骨节风 来源产地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果实。 8-9月果呈黄绿色时采摘,鲜用。 多栽培于园林或村旁。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别名三廉、杨桃、五敛子、五棱子、山敛、三敛子、羊桃、泽挑、五敛、酸五棱、三棱子、木踏子、风鼓、鬼桃、杨梅桃、酸桃、蜜桃 阳桃乔木,高5-12m。幼枝被柔毛及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总叶柄及叶轴被毛,具小叶5-11枚,长约13cm;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6cm,宽约3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圆锥花序生于叶腋或老枝上,长约3cm;花萼5,红紫色,覆瓦状排列,长约3mm;花冠近钟形,白色至淡紫色,长约5mm,花瓣倒卵形,旋转状排列;雄蕊10,其中5枚较短且无花药,花丝基部合生;子房5室,具5棱槽,每室胚珠多数。浆果卵状或椭圆状,长5-8cm,淡黄绿色,光滑,具3-5翅状棱。花期7-8月,果期8-9月。 性味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 根:酸、涩,平。 枝、叶:酸、涩,凉。 花:甘、平。 果:酸、甘,平。 根:涩精,止血,止痛。用于遗精,鼻衄,慢性头痛,关节疼痛。 枝、叶: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小便不利,产后浮肿,跌打肿痛,痈疽肿毒。 花:清热。用于寒热往来。 果:生津止咳。用于风热咳嗽,咽喉痛,疟母。 《中药大辞典》 果:"味甘酸,性凉,无毒。" 清热,生津,利水,解毒。治风热咳嗽,烦渴,口糜,牙痛,石淋。 根:治头风,关节痛。 《中华本草》 果:味酸、甘;性寒 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利水;解毒。主风热咳嗽;咽痛;烦渴;石淋;口糜;牙痛;疟母;酒毒 味酸;涩;性平 根:膀胱;肾经 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涩精止带。主风湿痹痛;骨节风;瘫缓不遂;慢性头风;心胃气痛;遗精;白带 根: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浸酒。 花:内服:煎汤,30-60g;鲜果生食,或饮。外用:适量,绞汁滴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rhrq.com/lcbx/112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