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APLAR会议在上海隆重开幕。此次会议有来自56个国家,超过多名代表参加。会议伊始,本次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发表了《中国风湿病学的发展》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他汇报了中国风湿病学的发展历史、面临挑战、当前现状及平台建设,并对未来中国风湿病学的发展提出了期望。 发展历史 中国现代风湿病学由”中国风湿病学之父”张乃峥教授于年开创,从科室建设、进修培训、流行病学研究、学会成立,直至年和今年2次主办APLAR大会,我国风湿病学的发展也为亚太区域的学科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介绍几位不仅对中国风湿免病学发展而且对APLAR发展作出过贡献的中国风湿病学家。 面临挑战 通过对我国风湿科专科医生的调查显示,中国已出现患者人群数目巨大而风湿免疫专业医师紧缺,挂号难、治病难的现状。经调查,中国最常见的几种风湿免疫病的发病情况如下:RA患者近4,,人,SLE的发病率为92.9/10万、近1,,人,AS和PsA的发病率分别为0.3%(4,,人)和0.1%(1,,人),HUA和痛风发病率分别为13.3%(,,人)和1.1%(15,,人),膝盖骨关节炎发病率为8.1%(,,人),所有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近,,人。 当前现状 由于对疾病认识的提高和社会需求的急剧增加,近20多年来我国风湿病学专科发展迅速,风湿科专科医生队伍逐渐壮大,科研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风湿病学取得的成绩也受到国际赞赏。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启动了风湿病学专科医师的注册工作,通过注册摸底,共有名风湿病专科医师、家风湿病专科中心注册。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启动专科医师注册工作 注册的风湿病学中心和风湿病学医师分析 各地区注册的风湿病学医师人数差距巨大 平台建设 由医院风湿免疫科牵头建立了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ChineseSLETreatmentandResearchgroup,CSTAR)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hineseRheumatismDataCenter,CRDC)。作为CRDC和CSTAR的数据支撑系统---中国风湿病信息共享平台(ChineseRheumatologyInformationPlatform,CRIP)已经收录了包括SLE、RA、AS、Gout、SSc、DM/PM、IgG4-RD、APS及血管炎等在内的近30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数据。该数据库已支持iPad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直接连接进行数据采集和查询功能。同时,还建立了中国风湿病生物样本共享平台(ChineseRheumatologybiOsamplePlatform,CROP)、中国风湿病教育共享平台(ChineseRheumatologyEducationPlatform,CREP),将医疗、互联网和通讯技术有机结合。 我国风湿免疫性疾病研究的现有进展已受到各界的重视,近几年来我国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研究的投入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下图为~年中国风湿病学研究的投入资情况。 年以来CRDC注册中心数增加情况 年以来CRDC注册患者人数增加情况 年以来各风湿免疫性疾病注册人数分布 基于上述学术团队建设和数据库平台建设,CSTAR和CRDC已做了多项研究分析,研究结果也多次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另外,还有部分研究结果即将发表。 以下为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各项研究结果 未来展望 最后,曾教授总结称,在过去30年里,中国风湿病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风湿病学医师人数激增,已经超过7人。通过对国际性指南的学习、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发表以及国内多中心合作机制的建立,中国风湿病医师的执业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中国患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数量巨大,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在未来的10年里,相信中国风湿病学将快速发展,所以需重视基础设施及强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而与各国际风湿病组织的合作将进一步加速中国风湿病的发展。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有口碑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rhrq.com/lcbx/13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