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5日,笔者有幸参医院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研究所主办的“全国风湿免疫病诊治新进展高级研修班暨‘风湿免疫病危重肾损害诊治’专题论坛”。现将会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学武教授所做报告“痛风性关节炎的最新诊断标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作者:杨晓姗医院 审核:张医院 来源: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痛风性关节炎的最新诊断标准 年10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与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于《ArthritisRheumatology》上发布了痛风性关节炎的最新诊断标准。 以关节滑囊或痛风结节中找到尿酸盐(MSU)结晶为诊断痛风的金标准,通过回顾痛风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文献并对部分有纸质病例的患者患痛风的可能性进行排序,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达成共识,确定了痛风的主要特点。 新标准纳入影像学改变 1.进一步肯定了受累关节检测到单钠尿酸盐结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2.纳入了新的痛风影像学改变作为诊断标准; 3.强调了血尿酸水平在确诊痛风中的作用; 4.分别从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三方面进行评分。该诊断标准具有更好的可行性,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比既往的分类标准更高,分别为92%和89%,且即使在缺乏尿酸盐结晶的影像学(B超和双光能CT)检查的基础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达到了85%和78%; 5.强调至少1个外周关节或关节囊出现肿疼痛或压痛时,考虑痛风关节炎; 6.如果出现症状的关节、关节囊或痛风石中存在单钠尿酸盐结晶,可以确诊; 7.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进入下列按积分诊断的程序。 按积分诊断(8分及以上确诊) 1.临床症状: 关节受累部位:第一跖趾关节(MTP1)、踝关节 症状:红肿、不能承受按压、无法行走 时间:24小时达疼痛高峰,症状14天环节 痛风石:典型部位出现痛风石 2.实验室检查:按发病4周内未用降尿酸药物时的血尿酸值高低进行打分。若关节液中未发现尿酸盐结晶,记-2分。 3.影像学检查:有症状关节B超出现双轨征,CT证实尿酸盐炎沉积。普通X线发现手或足至少1处尿酸盐相关的侵蚀。 受累关节s 累及踝关节或足中段的单关节炎或寡关节炎 1 累及MTP1的单关节炎或寡关节炎 2 发作时关节特点 s患者自述或医师观察发现受累关节红肿 s受累关节明显触痛或压痛 s受累关节活动受限或行走困难 发作的时间特点 符合以下3点中的2点,且无论是否进行抗炎治疗 s24h之内疼痛达峰值 s14天内疼痛缓解 s两次发作间期疼痛完全缓解 符合1个发作特点 1 符合2个发作特点 2 符合3个发作特点 3 有1次典型发作 1 反复典型发作 2 痛风石的临床证据 s皮下结节在皮肤变薄破溃后可向外排出粉笔屑样的尿酸盐结晶,常见于耳廓、关节、双肘鹰突滑囊、指腹、肌腱,结节表面皮肤菲薄,常覆有较多血管 有 4 血尿酸水平(尿酸酶法)ss s应在的发作4周后(即发作间期)且还未行降尿酸治疗的情况下进行检测,有条件者可重复检测。取检测的最高值进行评分 4mg/dl(umol/l) -4 6-8mg/dl(-umol/l) 2 8-10mg/dl(-umol/l) 3 ≥10mg/dl(≥umol/l) 4 发作关节或者滑囊的滑液的分析(应用受过培训者进行评估)sss 尿酸盐阴性 -2 影像学表现※ 发作关节或滑囊尿酸盐沉积的影像学表现 s超声表现有双边征※ s双光能CT证实有尿酸盐沉积※ 有任意一种表现 4 痛风关节损害的影像学表现 s普通X线显示手和/或足至少1处骨侵蚀※ 有 4 新标准有何争议? 张学武教授指出,在该分类标准中,影像学方面“普通X线显示手和/或足至少1处骨侵蚀”存有争议,因为造成骨侵蚀的关节炎还有很多种,例如单凭血尿酸高,MTP1红肿疼痛及X线证实的骨侵蚀尚不足以诊断痛风性关节炎而排除其他关节炎。 另外,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面,新型药物的出现也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选择的余地。选择性IL-1β单克隆抗体卡那奴单抗(CAN)已在欧洲用于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然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知之甚少。国内临床有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例,但尚未有大样本研究证实。 通过聆听张学武教授的演讲,笔者领悟到痛风性关节炎诊治的精髓——医患共识,标本兼治,任重道远。感谢张学武教授的精彩分享! 我国著名白癜风专家白颠疯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rhrq.com/lcbx/59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