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风湿病的护理调摄 风湿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其次为一般性治疗,如休息、饮食、功能锻炼等方面都属于护理内容,而且对疾病康复非常重要。风湿病是一种比较顽固的慢性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同时患者的思想情绪也往往会随着病情的进退而转化,因此在风湿病治疗的同时,对风湿病的护理与调摄也不能忽视,常言“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在正确治疗风湿病的同时,一定要有恰当的护理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三分治,七分养”,说明了生活调摄在风湿病治疗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恰当的护理调摄,才能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对如何服药、如何锻炼等都有了正确指导,则大大有利于风湿病患者的康复。 一、风湿病的护理 1.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包括起居、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在疾病的影响下,风湿病人在生活上有很多不方便,如肌肉、关节酸痛,或关节僵直、行走不便,常需要他人帮助。因此生活护理是风湿病护理中的重要部分,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风湿病患者最怕寒冷、潮湿,要指导患者随时收看天气预报,留意天气变化,注意保暖、防冻或防潮湿,少用冷水,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床铺要平整,被褥轻暖干燥,常常洗晒,尤其是对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最好睡木板床,床铺不能安放在风口处,防睡中受凉。 ②洗脸洗手用温水,晚上洗脚热水以能浸至踝关节以上为好,时间在十五分钟左右,可促使下肢血液流畅。 ③患者汗出较多者,需用干毛巾擦干,衣服被褥被汗渍浸湿者应及时更换干燥衣被,避免因之而受凉受湿。夜间有盗汗者,除内服药之外,可在睡前用五倍子粉加水调匀敷于脐部。对大便干结者,必须嘱咐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④对四肢功能基本丧失而长期卧床者,应注意帮助经常更换体位,防止发生褥疮。 ⑤对于指关节畸形或肘关节屈曲挛缩难伸者,不能刷牙、洗脸及持筷进食者,要及时照顾,或设计一些简便用具,如用不需拧绞的小毛巾,用调羹代替筷子,用长柄牙刷等等,使患者感到方便,而且为能自理生活而感到欣慰。 ⑥对两膝关节及踝关节变形、行走不便者,要注意防其跌仆,或设计一些适当的拐杖,使其能扶持便于室内活动。厕所内应在适当地方装上把手,便于下蹲后起立。必须处处理解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痛苦,设身处地、想方设法地予以帮助。 ⑦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因其抵抗力差,易引起皮肤受损,要做好皮肤护理,可用洗必泰洗创口等。 ⑧风湿病患者常有口腔溃疡,要注意口腔护理,可用硼酸水多次漱口等。 ⑨注意气候变化,天气剧变寒冷时,及时添加衣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⑩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己的抗病能力。 2.情志护理 心理对于病情的控制有着极大的关系,乐观的心态可以辅助治疗疾病,类风湿病病程较长,且常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患者思想负担重,认为该病难治愈,甚至放弃治疗,任其发展,以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对于这种心理障碍的类风湿病人的治疗一定要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同时家庭应让患者自己了解类风湿病病因、病理以及目前治疗方法和疗效,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中医历来讲究情志护理,《黄帝内经》中即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说明精神情志的调节在人类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中起了很大作用,也为情志护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又有了不同程度的充实发展。 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活动是人们正常的精神话动,但人的思想感情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变化和自身健康状况改变的影响,尤其是患病后由于肉体的痛苦也带来精神上的苦恼,就会产生与健康人不同的精神状态,如对疾病产生恐惧、对治疗产生焦虑等等,这种七情活动太过,则又会在某些情况下反过来促使疾病进展、恶化。 由于风湿病的病程长,病情反复大,患者的思想活动、情志变化更为复杂,如疾病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时,就感到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有的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又产生了急于治愈、心情急燥、要求医疗效果过高的情绪等等精神状态,都严重影响了治病的疗效,此时虽有“灵丹妙药”也难奏效,所以对风湿病人要做好情志护理。具体做法如下: 指导和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减轻病人心理上的压力。对初诊或新人院的风湿病患者,先要观形察色,区别对待。先用语言疏导,通过与患者交谈,审其忧苦,解其郁结,达到情调志悦。如对病情正在急性发作,一时尚不能得到控制的、性情急躁、急于求愈的患者,必须加以宽慰,说明此病有反复性、周期性,如果及时治疗,可使病情逐步缓解。如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做好各种治疗,可望逐步康复,使其解除忧虑、耐心接受治疗。对病情严重者,患者往往情绪低沉,对治疗失去信心,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其病情,恰当地解释,使患者懂得治疗必须经过—定的过程,忧虑过多于病无益,使其了解当前治疗的要求与目的,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对病情尚轻或年轻的患者,如表现满不在乎,亦不遵守医嘱,生活上不注意保暖,或卧床不起,不愿意作适当锻炼的病人,必须将风湿病的顽固性、复杂性、长期性以及目前治疗上缺乏特殊疗法的情况告知,使他能自病自得知,做到心中有底,促使其正确认识病情,遵循医嘱,与医护人员配合,促使早愈。 争取亲属积极配合,使能达到预期疗效。风湿病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如果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周到的照顾,将能给患者带来心灵上的抚爱和对康复的希望,从而病人情绪稳定,减轻思想上的苦闷,有利于病情缓解。任何最好的治疗,如果没有亲属的积极配合与协助,是达不到预期疗效的。 疾病不仅生在病人身上的某个部位,而且影响着人的整体身心,因此要以整体现念对待疾病。与病人长期相处在一起的亲人,不但要了解目前病人肉体上的痛苦,还必须理解患者目前整个身心的状况,善于了解患者的思想状态,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争取医护人员有的放矢地进行解释安慰。 3.饮食护理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饮食能增加营养,患病之后如饮食调理恰当,能更好地为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对风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也很重要。 饮食要根据具体病情而有所选择。风湿病患者的饮食,一般应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腻之物。中医对风湿病患者的饮食还要根据患者的证候而调整。如患者舌苔厚腻,食欲不振,就要忌食油腻的膏粱厚味,而可以吃些薏苡仁之类以祛湿;如风寒湿痹,舌苔白而润者,可适当吃些温散的食物,如姜汤、姜皮茶等助其辛散;如消化不良,舌苔厚腻的,则必须给予质软、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冬瓜汤等。如属风湿热痹,舌质红者,凡热性的食物如葱、韭等勿食。 饮食不可片面,正确对待药补食补问题。瓜果、菜蔬、鱼、肉、鸡、鸭等均有营养,不可偏食。有些人认为,有了病就是虚,应该吃补药,但也有人主张“药补不如食补”,这些说法都欠全面,要正确对待药补与食补问题。风湿病患者在漫长的疾病过程中,往往服药过多,脾胃功能不佳者不少,因此对药补、食补问题更需注意。如牛奶、豆桨、麦乳精、巧克力以及目前形形色色的营养品,虽然都属食补佳品,但如果患者内有湿热,舌苔粘腻,食欲不振,食之反而脘腹胀满难受,甚至不思饮食。人参、白木耳、阿胶、珍珠粉以及层出不穷的补药,虽然表明有补气、补血、养阴、安神等等作用,但病未祛除,徒进补益,反而增加了脾胃负担。有些糖浆、冲剂,味多甜腻,服之反而壅气助湿,胃肠呆滞。特别值得—提的是,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加讲究食物营养,有些人对鳖的营养价值大加赞赏,认为其肉有补阴、凉血、益气之功,但其性寒而难消化,于脾胃虚弱者,很不适宜。而有些家属出于好心,希望风湿病人多吸取食物营养,到头来使患者更加湿滞难化,适得其反。因此,补药必须请医生指导,食补也要根据患者的消化能力而定,食而不化,反而增加麻烦。 注意饮食宜忌。饮食方面酸性食物不宜摄入过多,否则体内酸碱度值一过性偏高,消耗体内的钙、镁而加重骨质疏松,致病情加重。过咸的食物像咸菜、咸蛋、咸鱼,使体内钠离子增多会加重病情。苦瓜、苦菜、丝瓜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缓解局部发热、疼痛等。薏苡仁、豆腐、芹菜、山药、扁豆等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缓解关节肿胀等。主张患者多食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钙质,对过去曾明显诱发或加重自己病情的食物应避免食用。不宜过多的吃高脂肪类食物:脂肪在体内氧化过程中可产生酮体,对关节有很强的刺激,如过量牛奶、肥肉、油炸制品等,炒菜、烧汤也宜少放油。不宜过度食用过酸、过咸食物:如花生、白酒、白糖、及鸡鸭鱼肉蛋类等。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尽可能少吃含补骨脂素的芹菜、无花果,含联胺基因的新鲜蘑菇、烟熏食物和豆荚等,少用或不用磺胺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雌激素或雌孕激素混合制剂的避孕药(最好用避孕套)。对于痛风患者应注意不吃动物内脏、海鲜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一般来说,在病情急性发作时不宜食辛热的食品;胃肠失健或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不宜多食生冷瓜果;若患者在食某种食物之后感到病痛增加或有某种过敏反应者则不宜再食;在食用膏粱厚味的食物之后,感到胃中饱胀,则必须注意饮食要清淡些。风湿患者病程较长,如果忌口太严格,长年累月,反而影响营养的吸收,于病情不利。 4.服药护理 服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服药并非药到张口,吞下即是,而是有许多具体的要求。风湿病患者病程长,服药的时间也相应较长,药物的种类也较多,治疗方案也较多,服药的方法也不相同。所以指导病人如何服药以及服药后如何观察反应的护理就成为—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煎药、服药的方法与服药的时间一副中药是由多种药物组成,根据病情不同,所用中药也就性味不同,有的药宜多煎,有的药需少煎。煎药方法不能一律对待,煎药方法不对也可影响药效。 正确的方法是把干燥的药物浸泡于冷水中l~2小时(冬日时间长些,夏日短些),煎药的时间必须视药物性质而定。如发表药一般不宜多煎,沸后2~3分钟即可;有些含挥发油的药物,如薄荷、砂仁等,必须后下,即在其它药物煎沸后方可放入同煎1~2分钟即可;补药则宜多浸多煎,但在猛火煎沸后,即改用文火为宜;金石、介类药物如磁石、鳖甲、牡蛎、石决明等必须先煎;清热凉血药应多浸快热;芳香化湿的药煎沸后煎即可。若不讲究煎药方法,不论何药,一律多煎或不浸即煎,必然影响药效。 在服药方法上,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一张药方煎服两次,也要根据药物的性质而定,如有些药物,必须日服3~4次,使药物在体内保持一定的浓度;有些药物必须顿服,使药力集中;有的药物,服后见效,可不必再服;有些药物治疗慢性疾病,服后虽不能立即见效,但服用时间持续,则效果逐步产生。有些药必须空腹服用,使药物能迅速吸收,发挥药效加快;有些药物必须饭后服用,以免刺激胃部,可以减少副作用,有的甚至在饮食一半时服下,再吃饮食,更可减少刺激胃部;有些安神药,必须睡前服用,可使夜间安睡;有些润肠药物,睡前服用,可使翌晨大便通畅。总之,服药方法要根据药物的特性而定。对风湿病患者来讲,一般服养血通络的药物必须持续服用—段时间,才能逐步生效;但如遇疼痛剧烈必须止痛的,则服后痛楚减轻后可以逐步停服。服用煎药,最好在饭后2小时左右服药,一可避免胃中不舒;二可利于吸收。对于服用汤药的温度,一般认为温热性的药物以热服较好,补益药宜温服,清火解毒药宜稍凉服,火热证时可以冷服。但逢到假热真寒、假寒真热之证,则须根据病之本质,热药凉服或凉药温服以防格拒。 注意观察药后反应服药之后要密切观察有否反应,从反应的情况中可以窥测药效是否到达,或是症情严重之先兆。一般对服用大辛大热之剂的患者,必须询问其有否口干、舌燥、咽痛、便结、出血等见症。服清热解毒药后,应注意有否胃中不舒及便溏、腹泻等情况。目前治疗风湿病的中西药合用者甚多,必须及时了解病人目前服药的情况,熟悉各种药物的副作用。 由于风湿病的治疗迄今缺乏特效药物,因之新研究出的药物甚多,也有许多中草药提纯制成了药片。如雷公藤制剂较多,但也有许多副反应出现,如服后月经紊乱、闭经,皮肤粘膜发生皮疹,面部及四肢毛细血管扩张,眼睑及面颊出现色素沉着,尤其是胃肠道刺激症状如呕吐、腹泻等。有些病人服后有效,擅自加大剂量。 切勿杂药乱投风湿病病情复杂,用药后往往不能迅速见效,而患者及家属均求愈心切,往往风闻某药有效,或观看了药物广告,某药对某病有%、90%的有效率,又错将有效率当作了治愈率,认为服药后疗效一定显著。甚至有些患者相信一些言过其实的宣传,为—些“克星”之类的说法所迷惑。服用某药后不久,嫌其效果不快,即又更换某药,甚至朝药暮改,杂药乱投,往往病未痊愈,反而又产生了药物反应,使疾病的症状与药物的反应错综复杂,交叉出现,给医生处方用药带来了不少麻烦。有些药物起效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浅尝辄止,功效未见即停药,对病情无益。有时数药同服,病未得愈,但胃痛已难忍。所以,病程长、病情复杂的风湿病患者一定要有耐心服药的思想准备,而且在服用某一药物或增添某一药物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反应,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有责任向医生如实反映,再在医生指导下更换或增减药物,这样才对病情有利。要明白“药能治病,亦能致病”的道理。护理人员非但要了解患者服药的品种,而且还要了解服药的数量,以及是否遵照医嘱实行,切勿杂药乱投,产生不良反应则自食其果。 5.功能锻炼护理 风湿病患者必须进行功能锻炼,目的是通过活动关节,避免关节出现僵直挛缩,防止肌肉萎缩,恢复关节功能,即所谓“以动防残”。通过锻炼还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态,振奋精神,增强体质,促进早日康复,因此如何指导风湿病患者适当休息和进行必要的锻炼也是风湿病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给风湿病患者必要的休息,可使整个机体及病变关节在一段时间内得到充分的休养,减轻因活动引起的疼痛,这是需要的。但是,让风湿病患者长期卧床休息的做法,对疾病是利少弊多。另外,只注意药物治疗,而忽略肢体活动的锻炼,往往因活动过少而使关节固定于某一位置,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僵直、粘连,给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在风湿病的治疗过程中,将休息与锻炼、静与动密切结合才对病情有利。所以“以动防残”的说法是有充分理由的,但在指导风湿病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有病时的功能锻炼与无病时的体育锻炼要求不能一样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使身体强壮,但是由于体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锻炼的要求与方法也不一样。一但机体被疾病侵袭,尤其是风湿病患者,锻炼是为了维持和恢复关节的功能。如风湿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全身症状明显或关节严重肿胀,此时应该卧床休息,严重者可休息一段时间。要注意手足关节的功能位置,一旦病情缓解,即可做一些床上的功能锻炼,如关节屈伸运动、按摩肿痛关节等。 病情稳定后,可开始下床活动,慢步行走,也可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关节肿痛消除后,必须将功能锻炼放在恢复关节功能方面,按照病变关节的生理功能进行锻炼,开始时先从被动活动逐步转为主动活动,或两者结合进行,以主动活动为主,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亦可借助—些简单的工具与器械,如手捏核桃、弹力健身圈锻炼手指功能;两手握转环练习旋转锻炼手腕功能;脚踏白行车锻炼膝关节;滚圆木、踏空缝纫机以锻炼踝关节;滑轮拉绳活动锻炼肩关节等。 功能锻炼的场所、形式与时间风湿病患者功能锻炼在什么场合进行,也要因人因病制宜,如不能起床者在床上锻炼,能下床的在室内进行,病情好转能行走的在室外或公园里一面活动—面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花草可以增加锻炼兴趣。 锻炼的形式,可以一人独自锻炼,也可几个病情相仿的患者在一起锻炼,可以彼此交流,增加乐趣,心情比较舒畅。开始时可由护理人员领操,提出要求,熟练后尽可自己进行。有些病情较为严重,则不能急于锻炼,俟病情缓解后可先由护理人员协助作被动锻炼,好转后再自行锻炼。 锻炼的时间,有人主张清晨即起,甚至天未亮先出门作室外活动,但对风湿病人来讲,因为天气冷暖、季节不同,不可一律要求。因为严寒冬季太早外出,易受风寒,反对病情不利。因风湿病患者,身体都较虚弱,无力抵御外邪,若无视季节之不同,不顾气候的变化,一律天未明即至室外锻炼,若因此再受风邪寒冷,复感于邪可加重病情。 总之,风湿病患者的功能锻炼,切勿操之过急,超过自己的耐受力,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锻炼的活动量也要逐步增加,循序渐进,切勿一开始活动量过大,不仅起不到预期的作用,反而造成筋骨酸痛,体软乏力。必须动静结合,持之以恒锻炼,方能发生效力。 未完待续(本篇文章出自朱婉华院长主编《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医院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团队整理上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治白癜风价格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rhrq.com/jbby/3409.html |